媒体中心
Media Center
工业文学
您当前位置: 媒体中心 > 工业文学
从“三件宝”到“变形金刚”的跨越
发布时间:2020-01-03 查看次数:1186

文/富建强   向盈盈

当风驰电掣的“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中国铁路展现出享誉世界的“中国速度”,打造国家金名片,续写发展新辉煌。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际上,决定火车速度的,不仅仅是它的自身动力,也取决与承载它的线路轨道情况。在列车长时间运行和自然条件作用下,铁路线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形或损坏。为了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必须加强线路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使线路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我国铁路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随着铁路事业的整体进步,铁路养护手段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纯粹的人力到小型机械化、再到大型机械化,铁路养护手段发展的历史,就是铁路百年史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铁路养护手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的铁路养路水平很低,铁路线路养护基本上靠的是人力。“钢钎、铁锹、大头镐,养路工人三件宝。”线路需要维修时,养路工人就扛起洋镐、喊起号子,忙活开了。“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正是养路工人的真实写照。

到了70年代,针对线路各项作业的小型机械基本配套,替代了大部分的手工作业,满足了当时线路维修作业的技术要求。8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密度的加大,繁忙干线的维修采用传统的方式和手段已经无法完成,大型养路机械在繁忙线路开“天窗”作业成为共识,我国铁路养护作业进入大型机械化时代。90年代以后,我国大型养路机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铁路现代化的发展,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研发,我国大型养路机械实现了道床清筛、线路捣固、动力稳定、配砟整形等主要机型国产化配套。

进入21世纪,通过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随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养路机械相继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我国铁路实现了以大型养路机械为主要作业手段的格局。大型养路机械产品从轨下到轨面再到接触网,搭建了铁路线路立体空间的综合维修维护平台,还深入到无砟轨道、城市地铁等领域。

在全路六次大提速前的施工现场,大型养路机械高效地进行了病害整治和线路优化施工作业,其捣固、稳定作业效果保证了轨道几何尺寸高精度和高质量,确保了提速目标实现及运输安全。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大型养路机械进行了捣固、稳定、钢轨焊接、打磨、探伤和综合巡检等工作,极大地改善了轮轨关系,满足了联调联试的需要,确保了高铁安全、舒适运行。

在铁路繁忙干线上,施工天窗时间与运输的矛盾无法克服,依靠大型养路机械的高效特长,实施了夜间天窗进行线路进行换轨、换枕、道床清筛、基床病害处理等作业,缓解了运输、施工矛盾,挖掘了运输潜力。在高海拔和高寒铁路线上,大型养路机械发挥了其机械化特长,突破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保证了铁路安全运行。

大型养路机械逐渐成为铁路维修的“神兵利器”,如同铁路上的一台台“变形金刚”,正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只要你有需要,它就能为你做到。大型养路机械的广泛使用,结束了中国铁路依靠人工养护的历史,推进了工务修程、修制的改革,为六次大提速、青藏铁路和高速铁路的顺利开通、安全运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我国铁路养护技术水平跨越了与发达国家近30年的差距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中国铁路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

2018年末,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比1949年末增长五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0%和70%左右。2018年,我国正式拉开“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按照“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战略安排,到2025年将再建1.3万公里,达到3.8万公里,实现引领全球的高铁强国目标。

大型养路机械是铁路装备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铁路高速重载、安全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在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中,包括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在内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十个重点领域之一。正是因为大型养路机械的广泛使用,才有了中国铁路运行速度一次又一次的提高,才能保证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安全飞驰在祖国大地上,推动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大型养路机械事业不断创新、蓬勃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高铁“走出去”战略续写新的辉煌!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
Copyright©2019-2020昆企协“三会”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9010857号-1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