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改革创新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改革创新
我市四大传统产业2020年总产值将达2700亿
发布时间:2016-11-25 查看次数:594

我市四大传统产业规划集体出炉
2020年总产值将达2700亿


  产业兴则昆明兴,产业强则昆明强,产业是发展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当前,昆明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为主动适应和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市委、市政府此前出台了《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推进“188”重点产业发展的思路,也将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所谓“188”重点产业,是指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8个工业产业和8个服务业。其中,8个工业产业包括化工产业、冶金产业、非烟轻工业、烟草及配套产业4个传统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4个新兴产业。

  日前从昆明市工信委获悉,《昆明市化工(含石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昆明市冶金(含有色、黑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昆明市非烟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昆明市烟草及配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4个传统产业的发展规划已于9月23日正式印发。这些规划从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及空间布局等方面阐明了今后5年的发展路径。

  纵观4个规划,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却贯穿其中。具体说来,到2020年,化工产业力争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950亿元,冶金产业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左右,非烟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0亿元以上,烟草制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4个传统产业到2020年,总产值将达到2700亿元。


  化工产业

  瞄准950亿总产值培育2户百亿企业

  日前印发的《昆明市化工(含石化)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市化工产业力争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950亿元,培育超100亿元企业达2户,并构建“一核一带”产业布局,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定位明晰、分工互补,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空间布局体系。

  “十二五”期间,昆明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为支撑,改造提升和发展磷、煤、盐、钛化工和生物化工等主体行业,实现化工产业规模稳步提高。201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化工生产企业155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8%,实现工业总产值342.1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1.44%。

  不仅如此,“十二五”期间,全市化工产业集聚步伐加快,布局结构更加优化。西山海口工业园区依托云天化三环化工、三环中化、三环美盛,形成了磷肥大型特色化工基地;安宁工业园区形成了以祥丰化工、祥丰金麦、天安化工为代表的国家高浓度磷复肥产业集群;寻甸工业园区依托南磷集团、常青树化工,形成了磷化工产业集群,南磷集团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黄磷出口企业;晋宁工业园区依托云南磷化集团,形成了国家级云南磷复肥磷矿采选基地;富民工业园区依托大互通钛业、龙腾钛业、泽昌钛业,形成了云南最大的钛化工产业集群。上述五个重点地区化工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化工产业增加值的90%以上,占全省约40%左右。

  尽管已经发展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化工体系,但全市化工产业依然存在产业结构性层次低、空间布局不尽完善、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规划》从产业规模、骨干企业、技术质量、产业结构、绿色发展、产能总量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到2020年,全市化工产业力争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95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20户、超50亿元企业达3户、超100亿元企业达2户,主要重点化工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规划》提出,磷化工、盐化工、钛化工、化学农药、涂料和石油化工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其中,石油化工将加快推进发展以炼油-乙烯装置为基础的核心石化产业群,以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塑料加工、加工助剂、精细化学品、特种橡胶、石油焦炭、石蜡、沥青等为主的石化产业深加工群,并进一步向新型材料、纺织等相关产业辐射延伸,建成全国重要的炼化一体化石油化工基地。

  在空间布局方面,《规划》明确,将充分结合化工产业发展布局现状,发挥资源优势和集聚效应,形成以安宁、海口、晋宁工业园区为重点核心发展区,提升优化富民、禄劝工业园区发展带,构建“一核一带”产业布局,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定位明晰、分工互补,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空间布局体系。此外,《规划》还提出,将把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强化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严格控制产能扩张、改造提升化工园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强化项目支撑作用、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全力促进化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冶金产业

  构建“一核三极”产业布局

  “以安宁工业园区为核心发展区,巩固提升呈贡、晋宁、东川工业园区发展极,构建‘一核三极’产业布局,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定位明晰、分工互补,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空间布局体系。”日前印发的《昆明市冶金(含有色、黑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勾勒了全市冶金产业“十三五”期间的空间布局图。

  冶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及基础产业,也是昆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全市冶金产业形成了采选、冶炼、加工延压等全系列冶金企业集群,建成了以钢铁、铜、铝冶炼三业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拥有昆钢、云铜、云铝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2015年,全市冶金产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19户,完成工业总产值595.24亿元,占全市的19.9%,完成工业增加值162.76亿元,占全市的16.4%。

  不过,全市冶金产业的产品附加值低,低端产品、初级产品所占比例仍较大,在国家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加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交通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全市冶金行业发展仍处在困境当中。因此,《规划》提出,要构建特色优势显著、协同配套发展的完整产业链体系,推动昆明冶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全力推动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提升。

  《规划》从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创新能力、开放发展、绿色发展5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0年,产业规模方面,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左右;开放发展方面,企业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投资保持增长趋势,出口交货值占到全市工业销售产值比重达到6%以上;绿色发展方面,冶金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5%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4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达90%以上。

  提出具体目标的同时,《规划》还提出,黑色冶金以安宁集中布局,形成区域特色明显、产业集中度高、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把昆明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黑色冶金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应对钢材价格下跌的影响,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背景下,保持钢铁行业健康平稳发展。有色冶金将打造以有色冶金加工为基础、以特色高技术产品为龙头、上中下游衔接及大中小各类企业配套的有色冶金属加工产业集群,把昆明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有色冶金初级材料和金属新材料研发生产、应用基地和贸易中心。

  在空间布局方面,《规划》明确,以安宁工业园区为核心发展区,巩固提升呈贡、晋宁、东川工业园区发展极,构建“一核三极”产业布局,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定位明晰、分工互补,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空间布局体系。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重点布局在安宁工业园区草铺片区;铜冶炼及压延加工重点布局在东川再就业特色产业园四方地-碧谷片区;铝金属冶炼压延及铜金属压延加工重点布局在呈贡工业园七甸片区; 金、银等贵金属压延加工重点布局在晋宁工业园区二街片区。


  非烟轻工业

  实施“三品战略”构建“四化体系”

  日前印发的《昆明市非烟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提出,将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构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国际化的新型轻工业制造体系,力争将昆明打造成为独具云南特色、立足西南、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非烟轻工产业生产、服务及商贸中心。

  非烟轻工业泛指扣除烟草工业、医药制造业外的轻工业,涵盖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是昆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承担着繁荣市场、稳定出口、扩大就业、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规划》从产业规模、创新发展和集聚发展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到2020年,按新调整的统计口径,全市非烟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350户,工业总产值达到55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13%左右;新增省级以上技术中心10家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建立;打造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轻工产业集聚群2个,并培育2-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5-1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30-50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集团)。

  提出目标的同时,《规划》还明确把食品加工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旅游商品及民族特色工艺品、五金家电业、包装印刷及纸制品业、纺织服装业、日用化工业等7个产业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产业。其中,旅游商品及民族特色工艺品方面,将着力推进食品、保健品、鲜花制品、工艺品、民族饰品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努力培育昆明市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斑铜、斑锡、乌铜走银、民族刺绣、紫陶等特色优势的工艺品;加大珠宝玉石产业的引导和管控,重点推进昆明地区翡翠玉石加工基地建设,最终形成集原料采购、设计、雕刻、鉴赏、展销等完整的珠宝玉石产业链。

  在产业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将以呈贡工业园、宜良工业园、晋宁工业园、石林生态工业集中区、倘甸产业园等非烟轻工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以及农特产品资源丰富的园区为承载主体,以特色企业带动特色产业,推动农副食品加工、旅游商品加工、林产品加工等轻工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立足省内、面向全国,积极打造地理标志,拓展区域市场,塑造区域品牌,形成昆明特色的非烟轻工产业聚集区。

  “十二五”期间,全市非烟轻工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品牌影响力和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提升,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有所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市非烟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99户,按新口径统计非烟轻工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94.18亿元,工业增加值77.16亿元。


  烟草及配套

  建国内最大烟草配套产业基地

  日前印发的《昆明市烟草及配套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明确提出,稳健发展烟草及配套产业,建设国内最大的烟草配套产业基地和卷烟辅料交易中心,同时,进一步做优做强昆明市烟草及配套产业,使其成为以工哺农、城乡统筹的示范。

  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规模最大的烟草及配套产业基地,其销售收入位居全国第一。烟草及配套产业是昆明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适应烟草行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变化,昆明在“十二五”期间对烟草及配套业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全国烟草行业优化重组中优势明显,烟产量由2010年的167万箱增长到2015年的177万箱,工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24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06亿元。

  按照国家“卷烟上水平”战略要求,《规划》提出,将稳健发展烟草及配套产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配套能力,建设国内最大的烟草配套产业基地和卷烟辅料交易中心。同时,将增强昆明卷烟品牌发展的协调性,努力打造出一条结构合理、价格梯次化、集中度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好的品牌体系,不断争取烟草产业的新突破、新跨越,提升昆明烟草工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做优做强昆明市烟草及配套产业,使其成为我市以工哺农,城乡统筹的示范。

  在烟草制品业方面,《规划》明确,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4.24%;工业增加值达到365亿元,卷烟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烟草配套产业方面,《规划》提出,通过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技术提升、品种完善,市场占有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5%,达到50%以上;拓展非烟市场销售收入,使配套产业对烟草的依赖度下降10%。此外,《规划》还从产品多样化、新型烟草制品、烟草配套产业集群、发展辅料生产、烟机配套装备、品牌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方向,并明确,大力开发低温卷烟、无烟气烟草制品、电子烟等新型卷烟制品,在抓好知名品牌发展的同时,力争在无烟气烟草制品的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

  产业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将打造以五华科技产业园-卷烟生产、昆明经开区-烟草及配套装备为主导,周边园区为配套的布局体系。其中,五华科技产业园以红云红河烟草集团为依托,促进卷烟产品结构调整,开发生态安全型卷烟等新型产品;昆明经开区充分发挥昆明船舶等单位的研发优势,加快烟草装备产业升级步伐;引导烟草配套产业向非烟市场拓展,促进烟草包装印刷向旅游商品包装、食品包装、医药包装领域延伸,向周边园区布局。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
Copyright©2019-2020昆企协“三会”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9010857号-1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8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