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改革创新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改革创新
把握引领新常态    化解矛盾补齐短板
发布时间:2016-11-25 查看次数:388

●要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的问题。

●我们要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

●要坚持廉洁履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困难。从国际上来看,主要是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2015年全球经济只有3.1%,2016年大体可能在3%左右。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因为经济增速换挡,我们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国现在面临的巨大问题是产业结构严重不适应,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众多,制造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创新因素不足等等。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积极破解。具体来说,2016年我们要做好八方面的工作。

    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要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这里最重要的是减税降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减税。减税涉及三个方面,主要是减轻企业负担。中国的企业负担很重,国家财政部曾经公布的数据显示,我们的财政赋税达到了40%以上,还不包括很多的费。世界上许多国家,比如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其财政税负平均只有25%。

   要让企业减轻负担,主要是采取三项措施。一是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三是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这三项,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所做的分析,将减少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达到5000多亿元。

   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我们现在的广义货币大概净140万亿,比我们经济总量GDP两倍还多。很多国家只有一倍多。货币太多了,很多的动产就要重新议价。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这里面很重要的是简政放权。政府机构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我们不断在减,又不断在增长。所以我们提出要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要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的问题。同时,要公布地方政府权力和责任清单。权利与职责的边界清晰很重要,要有一个透明的权力清单。很多情况下,好事大家都抢着去做,有争议的事,很费心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去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简政放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释放社会的创业创新潜能。我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释放创新的潜能,那就无法落实创新的精神。要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要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

   同时,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现在科技管理体制,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财政的报销问题。很多的科研是有劳务费的,但是这个劳务费却没有明细。

   我们要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思想上的创新,要有思想市场的形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去世之前曾经给中国提出了十大忠告,其中一个就是缺乏思想市场。中国要前进,思想市场的形成是至为关键的。我们不仅要宽容失败,还要鼓励“痴人说梦”“痴心妄想”,这些看起来的贬义词,从创新的角度来说,恰恰都是褒义词。中国30多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的创新确确实实是不够的。没有创新的思想,中国要成为一个引领型的大国,是不可能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的去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什么叫“僵尸企业”?就是这个企业可能创造不了效益,但是必须让它生存下来,不然,马上几百个职工、几千个职工的安置和就业就存在问题。所以,这里提出要积极稳妥地处理“僵尸企业”。要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要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的分流和安置。

   供给侧改革中怎么改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首先是提升消费品品质。为什么很多中国人跑到日本去买美国的马桶盖?跑到香港去买奶粉?这些东西中国大陆也都有,但是消费者对这些东西不放心或不满意,你的供给与需求是错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让你的供给与百姓的需求相对应。

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

   中国的消费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之后,消费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一动力,应当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个人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方面写的是非常到位的,就是要进一步深挖国内的需求潜力,来提升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也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提升消费的措施,比如说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等等。都是有利于推进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的。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传统农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潜力不大。要使农民能够持续增收,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

   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一带一路”建设,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中国现在有三大战略,一个就是“一带一路”建设,第二个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第三个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和我们古代历史上曾经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是有关联的。现在,“一带一路”涉及全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

  “一带一路”65个国家,经济不是太发达,都是处在工业化的中期,但是他们有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人口是44亿,占全球人口的63%,经济只占全球的30%。这些地方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恐怖主义盛行,宗教势力比较猖獗。而且这些地方法治意识不太高,契约精神不强,另外,这些地方国家政体的变动也很大,有时候一个变动,很多账就不承认了。所以在这些地方投资需要谨慎。

  “一带一路”涉及中国18个省,主要涉及新疆、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还有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涉及的上海、福建、广东、浙江和海南。陆上丝绸之路从古代的长安算起,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到中亚到阿富汗到伊朗到地中海,最终是到罗马,全长是6400多公里。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广东、广西等港口为起点,从中国的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岛,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这两条线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带一路”这个大的倡议是非常正确的,关键是我们在实施时要慎重、审慎地推进,要以项目为基点,成熟一个做一个,而不是一蹴而就,迅速在65个国家和地区都进行开发,那是不现实的。现在面临的风险也很大,我们在很多的时候,在有些国家的投资血本无归,由于这些国家的内乱、内战,导致很多海外投资的风险性大大增长。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

   我们现在的环境问题比较糟糕,中国要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环境治理很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监督。我们长期以来对环境治理监督不够,所以这次提出要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要加大监督的力度。很多地方的党政部门,还是短期的政绩观, GDP至上。我们过去干部的业绩考核以GDP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导致了重增长轻生态,一个领导人来了,就想做一番政绩拉来很多的工程,这个工程可能对当地的经济会带来持续的增长,但是有可能给这个地方的生态带来灾难。

   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

   教育、就业,关系民生。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等等一些政策。政府工作报告里还提出了,要精准性扶贫,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要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要改革医保的支付方式,要鼓励社会办医,要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现在我们的改革,一个很重要的底线,就是不能以侵害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这样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政府有很明确的精神,要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切实改善民生。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政府自身建设是整个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政府的改革,很大的一个问题,是要依法履职,因为我们现在的民告官,政府的败诉率越来越高,败诉率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公民的法治意识在加强。同时,政府的有些做法,没有纳入到法治的轨道。政府如何依法履职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的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廉洁履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地惩治腐败。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要“走出去”,但是很多国际因素的不确定,影响了中国的全面对外开放。国内方面,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综合判断,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所以“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握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尊重规律与国情,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要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
Copyright©2019-2020昆企协“三会”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9010857号-1 滇公网安备53010302000881号